当前位置:Linux教程 - Linux资讯 - 我也来学做嵌入式Linux系统V0.1二

我也来学做嵌入式Linux系统V0.1二

  第四章 建立根文件系统    1、建立目录    构建工作空间时,rootfs文件夹用来存放根文件系统,    #cd rootfs    根据根文件系统的基本结构,建立各个对应的目录:    # mkdir bin dev etc lib proc sbin tmp usr var root home  # chmod 1777 tmp  # mkdir usr/bin usr/lib usr/sbin  # ls  dev etc lib proc sbin tmp usr var  # mkdir var/lib var/lock var/log var/run var/tmp  # chmod 1777 var/tmp    对于单用户系统来说,root和home并不是必须的。    准备好根文件系统的骨架后,把前面建立的文件安装到对应的目录中去。    2、拷贝链接库    把UClibc的库文件拷贝到刚才建立的lib文件夹中:    # cd ${PREFIX}/lib  [root@skynet lib]# cp *-*.so ${PRJROOT}/rootfs/lib  [root@skynet lib]# cp -d *.so.[*0-9] ${PRJROOT}/rootfs/lib    3、 拷贝内核映像和内核模块    因为没有模块,所以拷贝模块就省了,    新建boot目录,把刚才建立好的内核拷贝过来    # cd /home/kendo/control-project/daq-module/rootfs/  # mkdir boot  # cd ${PRJROOT}/images  # cp bzImages-2.4.18-rmk5 /home/kendo/control-project/daq-module/rootfs/boot    4、 建立/dev下边的设备文件    在Linux中,所有的的设备文件都存放在/dev中,使用mknod命令创建基本的设备文件。    mknod命令需要root权限,不过偶本身就是用的root用户,本来是新建了一个用户专门用于嵌入式制作的,不过后来忘记用了……    # mknod -m 600 mem c 1 1  # mknod -m 666 null c 1 3  # mknod -m 666 zero c 1 5  # mknod -m 644 random c 1 8  # mknod -m 600 tty0 c 4 0  # mknod -m 600 tty1 c 4 1  # mknod -m 600 ttyS0 c 4 64  # mknod -m 666 tty c 5 0  # mknod -m 600 console c 5 1    基本的设备文件建立好后,再创建必要的符号链接:    # ln -s /proc/self/fd fd  # ln -s fd/0 stdin  # ln -s fd/1 stdout  # ln -s fd/2 stderr  # ls  console fd mem null random stderr stdin stdout tty tty0 tty1 ttyS0 zero    设备文件也可以不用手动创建,听说RedHat /dev下的脚本MAKEDEV 可以实现这一功能,不过没有试过……    基本上差不多了,不过打算用硬盘/CF卡来做存储设备,还需要为它们建立相关文件,因为我的CF在目标机器上是CF-to-IDE,可以把它们等同来对待,先看看Redhat 下边had的相关属性:    # ls -l /dev/hda  brw-rw----  1 root   disk    3,  0 Jan 30 2003 /dev/hda  # ls -l /dev/hda1  brw-rw----  1 root   disk    3,  1 Jan 30 2003 /dev/hda1    对比一下,可以看出,had类型是b,即块设备,主编号为3,次编号从0递增,根限位是rw-rw----,即660,所以:    # mknod -m 660 hda b 3 0  # mknod -m 660 hda1 b 3 1  # mknod -m 660 hda2 b 3 2  # mknod -m 660 hda3 b 3 3    5、添加基本的应用程序    未来系统的应用程序,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    基本系统工具,如ls、ifconfig这些……    一些服务程序,管理工具,如WEB、Telnet……    自己开发的应用程序    这里先添加基本的系统工具,有想过把这些工具的代码下载下来交叉编译,不过实在是麻烦,用BusyBox,又精简又好用……    将busybox-1.00.tar.gz下载至sysapps目录下,解压:    #tar zxvf busybox-1.00.tar.gz  #cd busybox-1.00    //进入配置菜单    #make TARGET_ARCH=i386 CROSS=i386-linux- PREFIX=${PRJROOT}/rootfs menuconfig    //建立依存关系    #make TARGET_ARCH=i386 CROSS= i386-linux- PREFIX=${PRJROOT}/rootfs dep    //编译    #make TARGET_ARCH=i386 CROSS= i386-linux- PREFIX=${PRJROOT}/rootfs    //安装    #make TARGET_ARCH=i386 CROSS= i386-linux- PREFIX=${PRJROOT}/rootfs install    # cd ${PRJROOT}/rootfs/bin  # ls  addgroup busybox chown delgroup echo   kill  ls   mv    ping rm   sleep  adduser  chgrp  cp   deluser  grep   ln   mkdir netstat ps  rmdir umount  ash    chmod  date  dmesg   hostname login mount pidof  pwd  sh   vi    一下子多了这么多命令……    配置busybox的说明:    A、如果编译时选择了:    Runtime SUID/SGID configuration via /etc/busybox.conf    系统每次运行命令时,都会出现“Using fallback suid method ”    可以将它去掉,不过我还是在/etc为其建了一个文件busybox.conf搞定;    B、[*] Do you want to build BusyBox with a Cross Compiler?                   (i386-linux-gcc) Cross Compiler prefix    这个指明交叉编译器名称(其实在编译时的命令行已指定过了……)    C、安装选项下的(${PRJROOT}/rootfs) BusyBox installation prefix,这个指明了编译好后的工具的安装目录。    D、静态编译好还是动态编译好?即是否选择    [ ] Build BusyBox as a static binary (no shared libs)    动态编译的最大好处是节省了宝贵空间,一般来说都是用动态编译,不过我以前动态编译出过问题(其实是库的问题,不关busybox的事),出于惯性,我选择了静态编译,为此多付出了107KB的空间。    E、其它命令,根据需要,自行权衡。    6、系统初始化文件    内核启动时,最后一个初始化动作就是启动init程序,当然,大多数发行套件的Linux都使用了与System V init相仿的init,可以在网上下载System V init套件,下载下来交叉编译。另外,我也找到一篇写得非常不错的讲解如何编写初始化文件的文件,bsd-init,回头附在后面。不过,对于嵌入式系统来讲,BusyBox init可能更为合适,在第6步中选择命令的时候,应该把init编译进去。    #cd ${PRJROOT}/rootfs/etc  #vi inittab    我的inittal文件如下:    #指定初始化文件    ::sysinit:/etc/init.d/rcS    #打开一个串口,波特率为9600    ::respawn:/sbin/getty 9600 ttyS0    #启动时执行的shell    ::respawn:/bin/sh    #重启时动作    ::restart:/sbin/init    #关机时动作,卸载所有文件系统    ::shutdown:/bin/umount -a –r    保存退出;    再来编写rcS脚本:    #mkdir ${PRJROOT}/rootfs/etc/init.d  #cd ${PRJROOT}/rootfs/etc/init.d  #vi rcS    我的脚本如下:    #!/bin/sh    #Set Path  PATH=/sbin:/bin  eXPort PATH    syslogd -m 60  klogd    #install /proc  mount -n -t proc none /proc    #reinstall root file system by read/write mode(need: /etc/fstab)  mount -n -o remount,rw /    #reinstall /proc  mount -n -o remount,rw -t proc none /proc    #set lo ip address  ifconfig lo 127.0.0.1    #set eth0 ip address    #当然,这样子做只是权宜之计,最后做的应该是在这一步引导网络启动脚本,像RedHat    #那样,自动读取所有指定的配置文件来启动    ifconfig eth0 192.168.0.68 netmask 255.255.255.0    #set route    #同样的,最终这里应该是运行启动路由的脚本,读取路由配置文件    route add default gw 192.168.0.1    #还差一个运行服务程序的脚本,哪位有现成的么?    #网卡/路由/服务这三步,事实上可以合在一步,在rcS这一步中,做一个循环,运行指定启动目录下的所有脚,先将就着这么做吧,确保系统能够正常启动了,再来写这个脚本。    #set hostname  hostname MyLinux    保存退出。    编写fstab文件    #vi fstab    我的fstab很简单:    /dev/hda1 / ext2 defaults 1 1  none /proc proc defaults 0 0    第五章 让MyLinux能够启动    前一章,我们把编译好的内核、应用程序、配置文件都拷贝至rootfs目录对应的子目录中去了,这一步,就是把这些文件移植至目标机的存储器。这里,我是先另外拿一块硬盘,挂在我的开发机上做的测试,因为我的本本用来写文档,PC机用来做开发机,已经没有另外的机器了……但是本章只是讲述一个一般性的过程,并不影响你直接在目标主机上的工作。    因为以后目标机识别硬盘序号都是hda,而我现
[1] [2] 下一页 

(出处:http://www.sheup.com)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