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Linux教程 - Linux文化 - Windows、Linux本是同路人

Windows、Linux本是同路人


导读——当媒体进行了无数次的横向评测之后,当两方的支持者进行了无数次争论之后,Linux与Windows之争似乎充满了硅谷创立之初那种“技术至上”的技术浪漫主义。然而,在被商业的功利主义浸染的当代IT业界,“技术”不再是IT产业放飞梦想的支点。对于IT厂商而言,“技术”仅仅是攫取财富的敲门砖。于是,在商业利益的左右下,Linux与Windows渐渐进入了“竞合”的状态……

  援引国外媒体的报道,微软与Novell签署合作协议,允许开源Linux软件与微软Windows软件协调工作。微软表示,其将提供相关技术和支持,允许Linux在Windows上运行,但前提是Novell同意不拥有可能被引入到Suse Linux当中技术的专利权。而这是微软近期以来第二次与开源厂商签署合作协议。

  在谈到合作原因时,两家公司的高管们均表示,用户对于混合型技术的需求是让它们走到一起的根本原因。而目前,在Linux操作系统和 Windows操作系统之间存在壁垒,难以满足用户的这一需求。为了方便用户使用软件产品,使各种软件很好地实现兼容,微软和Novell希望让它们的技术能够相互兼容。正如Novell的首席执行官罗恩·霍夫斯潘所说:“现在我们所做的是要适应客户的需求。”

  感觉奇怪吗?两个敌对阵营的合作的确有点突然。不过,事实上微软和Novell的合作只不过是又一次验证了商场上恒久不变的真谛——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

  商业化浪潮席卷Linux

  既然说到商场,那就不得不提一下Linux近年来的商业化浪潮——从某种程度上而言,Linux的商业化浪潮也是其今日能够和Windows在商业层面上竞合的基础。

  和大部分Linux拥趸想象得不同,Linux在诞生之初就有内在的商业化冲动。Linux的创始人李纳斯·托瓦兹曾经宣称准备将 “Linux”注册为商标,并且支持向90多家澳大利亚公司征收Linux软件许可费用的行为。开放源代码运动历史上的名人,VA软件公司的创始人拉里·奥古斯丁也从不掩饰在开放源代码运动中获得收益的想法。他认为,开放源代码本身就是一种商业工具,跟别的东西没什么不同,你可以利用它降低成本--主要是编码和测试的成本--以及为客户降低整体解决方案的费用,这是主要优势。而Red Hat和Novell两大Linux公司的迅速崛起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Linux商业化的成果。

  国际巨头也加快了把Linux融入商业化的步伐。微软的传统盟友英特尔为了降低PC开发成本,与数家软件开发商商谈合作事宜,旨在共同开发适用于Linux操作系统的中间件应用软件。而IBM“全面拥抱Linux”的姿态更是早已为人所熟知。尽管IBM并不能从Linux身上直接获利,但是当 Linux市场份额不断增加的同时,市场对IBM中间件的需求也一路水涨船高——而对于自己的核心中间件产品,IBM无论如何都不会去开源的。如果用户要使用IBM的五大中间件产品(WebSphere、Lotus、DB2、Tivoli和Rational),同样需要支付不菲的费用。与此同时,IBM对于Linux的支持也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微软的扩张。软件厂商BEA公司CEO庄思浩先生认为IBM投入Linux开发的举动就等同于“用手指猛戳微软的眼球”,种种迹象表明,现在的Linux越来越像IT巨头们攫取财富的又一座金矿,而不是少数爱好者们掌中的玩物了……

  微软为什么对Linux示好?

  其它IT巨头对于Linux的示好或许还可以理解,那么为什么微软也会对Linux示好呢?难道微软不担心自己对Linux的支持,可能会动摇自己赖以生存的Windows霸权吗?

  严酷的市场环境恐怕是微软态度大转变的最好解释。IDC预测,整个Linux产业每年将以25.9%的速度增长,到2008年时将达到357亿美元的规模,其中成套软件市场140亿美元,PC市场100亿美元,服务器市场110亿美元。根据IDC的预测,预计运行Linux的新PC和二手PC的市场份额将由2003年的3%提高到2008年的7%。IDC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对于竞争对手和持旁观态度的厂商而言,这一预测将为它们提供进入该市场的更多理由——Linux已经不再是一种边缘技术,而已经成为一种主流技术。

  微软自身理念的进步也影响了其对于Linux的态度。在众多软件厂商先后投入“开源”的怀抱中之后,微软也开始逐步认可开源软件“软件即服务”的理念。据悉,微软支持的金牌合作伙伴已经提供包括Exchange Server 2003、SharePoint Server 2003等在内的托管服务,如 ASP-One.com 每月每用户起价1美元的SharePoint Server 2003租赁服务和全包价9.95美元每月的Exchange Server 2003租赁服务。

  此外,Linux在服务器市场和桌面市场“冰火两重天”的表现可能也最终促使微软接受了Linux。Linux在服务器市场的潜质,使得微软在对抗UNIX阵营时又多了一个筹码;而Linux在桌面市场一直以来的孱弱,也保证了其不会对Windows在桌面市场上的霸权造成太大的冲击。

  “与我们竞争的是产品,因此我们不会抵制潮流”——曾经直斥Linux为“毒瘤”的鲍尔默说的明白——的确,对于微软而言,无论是Linux还是Windows都只是产品而已。微软凭什么放弃一个能让自己获利的产品呢?

  微软会拥抱“开源”吗?

  而几乎在微软宣布和Novell的合作的同时,又传出了微软开放Windows CE全部核心代码的消息。微软对于开源软件接连的示好,让人不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微软会拥抱“开源”吗?

  如果沿用国内学者们的评论,这一可能性似乎微乎其微。倪光南曾经评价道,“微软怎么会放弃高利润,而转向低利润呢?”。要知道开源软件的服务所得远不及微软销售软件的所得。而微软的核心竞争力是Windows的平台优势。微软怎么可能为了追逐以Linux为代表的开源潮流,而放弃其核心优势呢?

  也许你会说,在Google崛起之后,Windows的平台优势已经大不如前;也许你会说,ZUNE可能会成为微软利润的又一极;也许你会说,甚至连鲍尔默都把在线广告列为微软今后发展的三大方向之一,为什么还要“念念不忘”Windows的平台优势呢?但是敢问一句,是什么支持微软可以在搜索技术相对不成熟的情况下抗衡Google,是什么让微软有能力用Xbox360现在的暂时亏损支持未来的腾飞,是什么点缀着微软每季度的财报、支撑着微软高高在上的股价?不是别的,正是Windows的平台优势和它为微软带来的滚滚财源。微软之前关于Vista第一年部署速度是Windows XP两倍的说法从某种意义上也反映了微软内部对于Windows这棵老树再度焕发青春的期盼。

  综上所述,目前似乎没有证据表明,微软会拥抱开源。相反的,又预测甚至认为,微软对Linux示好的背后隐藏着打压Linux的阴谋。计世资讯总经理曲晓东认为,凭借微软在开发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实力,它完全可以轻松进入Linux产业,并一举盖过所有Linux企业的风头,成为全球最大的 Linux巨头。用类似产品整垮竞争对手是微软擅长的做法。当年IE整垮网景就是一个经典案例,今后如果微软利用Linux消灭Linux企业也并非没有可能。

  曲晓东的这一说法并非危言耸听,微软早前在Linux领域的一系列运作就是证据。一直被视为Linux死敌的微软早已建立了自己的Linux 实验室,对许多版本的Linux操作系统进行了实验。Gentoo创始人Daniel Robbins和曾在整个python和Java社区引起巨大轰动的Jim Hugunin等开源社区中的知名人士也都悄然转到微软麾下。而与Novell的合作,使得微软在Linux领域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曾经,在越来越浓的商业化气息中感觉到窒息的人们培植了开源软件这株奇葩;现在,这株奇葩的花香中却越来越显现出商业的味道。Linux与Windows之争已经从一场单纯的技术竞争演变为了一场商业利益的争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