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Linux教程 - Linux文化 - 中国IT产业向何处去?(上篇之二)

中国IT产业向何处去?(上篇之二)


    政府应当只管该管的事,并且把该管的事彻底做好。插手不该管的事,一方面是可能会把事情弄糟,另一方面是产生权力的不合理使用。

    从总的来说,政府的首要责任就是提供一个适合于各行各业健康发展的环境,推进体制改革、建立和维护法制、保证公平竞争、保护知识产权、保障国家利益和消费者权益。

    可以说,中国在经济上所取得的进展,主要是得益于体制改革。推进彻底的体制改革仍然是主要的任务。目前,许多我们希望能够发生的事情之所以不能发生,是由于体制上的问题,旧的体制束缚了人的和其他资源的发挥其潜能、并且保护着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各种障碍。

    在许多方面,改革是开始了,但进行得不彻底,在经济活动发展到更深入、更高层次的时候,残留的旧体制就成为主要的阻力。

    《中关村企业为何难长大?》(新华社记者王威、张学全、叶国标)一文指出:“产权不清是阻碍中关村老企业向产业化、国际化迈进的核心问题。”文中列举了四通集团、联想、方正、希望、大恒仍契约的产权改制所遇到的问题,指出目前中关村仍有二千多家科技企业被不清的产权所纠缠。

    中关村只是一个缩影,它反映了全国的普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企业很难作出什么有重大意义的决定与行动,包括:结构与管理上的改变、新产品新技术的投入、与其他企业的合作与并购、人员的使用提升和激励政策、......。

    竞争

    龙永图昨天在中国加入WTO的时候说:“中国要处在一个平等的竞争地位。”

    但这只是一个“地位”,这并不等于说我们获得了同样水平的竞争“能力”。有了地位而没有能力,照样挨打。

    有“核心竞争力”这样的提法,那么,“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呢?我认为,“核心竞争力”应该是“分析、决策、执行(包括策略的调整)”的能力,是最高层次的素质。对于政府、行业、企业、团队、和个人这些不同的主体来说,这种“分析、决策、执行”的能力会被应用到不同的内容上面。

    举个例子来说,在《吴士宏、企业信息战略、媒体》一文中,我把焦点放在:“互联网的泡沫破裂了,企业需要抛弃他们的信息战略吗?”的讨论上面。认为从长远的市场竞争力考虑,今天,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建立起目光长远的、生死攸关的信息战略。
 
    联想最近宣布“加大人员优化”(“裁员”的同义词)。在中国个人电脑市场不断扩大的时候,为什么号称“亚太PC老大”的联想需要走出这一步呢?直接的解释是,许多家电企业进入了个人电脑市场,竞争加剧,联想无法达到原定的市场占有率的目标(30% - 50%)。但是,追根寻源,如果回溯历史,我们就可以明白,这与联想把“技工贸”战略在1995年改为“贸工技”战略有直接的关系。确实,市场需求的高速发展以及国内竞争对手还没成长起来,给了联想几年的好日子。

    在《联想成为被攻破的最后堡垒  透视中关村裁员现象》(刘书,《北京晨报》)一文有这样的论述:“在并不掌握核心技术的情况下,中关村企业与全球其他产业巨头的依存关系越来越密切。上游企业英特尔的每一次裁员,都会直接影响到中关村下游企业。...‘联想神话,能顺利演下去吗?’”也就是说,联想本身是否会被“优化”掉,已经成为一个问题被提了出来。

    因此,一个非常大胆新颖的建议被提了出来:《到了倪光南回联想的时候》(肖春江)文章提出:“在人品可以信赖的基础上,应该说到了倪光南回联想的时候。因为两个必要条件已具备:一、联想急需可以立足长远的企业核心技术,到了必须引进技术权威的时候。二、扬元庆脚跟已稳,柳传志对联想的影响向小运动......”。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企业制订长远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能力、以及在这种战略下取得核心技术的重要性。

    在回答:“国外企业的优势体现在什么方面?中国企业最需要学的是什么?”的问题时,有这样的一个答案:“资金、技术、管理、人才”。这种认识反映出中国的很多企业停留在较低层次的一个原因,我们所缺的是更高一个层次的东西。正如柳传志先生所说的:“拿本土的企业家与盖茨相比,中国缺少战略家。”这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只顾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

    在谈论竞争这时候,我们要强调一种“理性的竞争”。在竞争优势当中,人们往往提到“质量优势”和“价格优势”。如果“价格优势”被错误地发展为“恶性销价竞争”,那就成了产业健康发展的恶梦。据报导,海尔公司在“质量优势”的竞争力发展上给予充分的重视,因此能够处于一个主动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质量优势”比“价格优势”更难被打破。同时,“质量优势”上的竞争,更加能够促进一个产业水平的提高。

    合作

    《中关村企业为何难长大?》一文有这样一段非常尖锐的话:

    “科技部政策规划司司长张景安还提出,中关村未形成开放团结的协作风气和面向国际的企业运作制度,也影响了企业成长的速度。他说,中关村的企业家中不少人存在着‘小富即安’、‘占地为王’、‘宁当鸡头,不当凤尾’等封建残余思想,他们更关心的是怎样使企业离不开自己,生怕企业搞大了无法控制。一些企业只是埋头经营自家的‘两亩三分地’,既不考虑地区的整体发展,也不愿与其他企业联手发展,所以园区大中小型企业之间很少有合作,也没有建立起分工与协作的关系,更没有企业走重组合并迅速壮大道路的范例。”

    也是在美国的《侨报》上,有这样的一篇报道:《中科院软件所   三架马车通吃中国软件业》(记者,范锋),孙玉方先生预期“软件所不呜则巳,一鸣惊人”,“正是拥有在研究和技术方面的优势,使得软件所一旦走向产业化的道路,就将有着于不凡的实力”,要在系统软件、中间件、和应用软件所有的这些领域掀起波澜。

    我不知道“通吃”是不是孙玉方先生的想法,但我们从“中科红旗”在 Linux 方面的行动来看,合作与协作确实做得很不够。应当肯定,“中科红旗”已经在许多方面进行了努力并取得了一些成果,相对地占有了中国 Linux 市场的最大份额。然而,从绝对的数字来看,Linux 在桌面系统的份额是那样的微不足道。因此,为了一个共同的大目标,“中科红旗”(据报导,人员不足一百人)看来应当避免自己单打独斗,应当努力联合冲浪平台 Xteam Linux、中软 Linux、蓝点 BluePoint Linux、联想幸福 Linux、和金山以及其他应用软件开发商,进行合作与协作,向世界展示中国首先取得的 Linux 桌面系统的技术与市场成功。

    除了软件的 Linux 之外,IT 产业的许多企业实际上都有很好的合作与协作的机会,可以形成更好的竞争优势面对 WTO 挑战。比如说,“巨大中华”是否可以变成是一间新的组合公司的名字呢?当然这是一个过于大胆的设想。

    市场/产品/服务

    我们经常说,“市场在那里,增长点在那里,可以培育开发出什么市场”。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商品和服务是由市场导向的。而“市场”则是由“需求”形成。

    因此,要把握市场的动向,也就是要把握需求的动向。有“质量优势”的产品或服务,就是那些更能满足需求的产品。

    据报导,国家已经制定了软件产业发展的“十五”规划。今后,软件产业的发展将以软件产品开发、系统集成、传统产业产品改造、网上信息服务和软件出口为重点,具体包括计算机安全软件、基于Linux的自主系统软件平台及其应用、家电嵌入式软件、企业管理信息化软件、电子商务软件等十五个方面。

    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中国从来都没有少作“规划”。

    目前,中国产业的市场与产品,许多都是跟随发达国家。但由于中国的文化和经济状态的特殊性,因此就有了自己独特的需求和市场。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能够把握市场需求的脉博,作出长期和短期的产品和发展策略。

    过去,中国的许多企业,没有把对市场的研究放在足够重视的地位,因此严重的影响而自己的竞争力,影响对核心技术的追求和掌握,影响了企业的长远持续发展策略。有的企业误认为市场就是产品推广。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中国企业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层次,今后,企业的兴旺发展会更多地依赖于对市场需求的掌握以及由此而制定的产品和服务策略。

    掌握市场需求,并不单是一件被动的市场调查,还必须加上分析与前瞻性的预测。有的时候,市场调查并不能发现某种“潜在的市场需求”,一个原因是,所做的市场调查设计得不好,不能发现这种潜在的市场需求;另一个原因是,被调查的对象还没有认识到他们“可以”有这种需求。比如说,对“电子邮件”的需求,恐怕并非出于市场调查。

    网络教育与远程教育,对中国来说就是一个与世界有所不同的领域。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的经济技术条件不同,再就是中国的教育的授体与受体的不同,还有就是目标的不同。因此,网络教育的成功,在中国要有自己的独创。

    又比如 Linux 操作系统的桌面应用,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并没有取得商业上的成功。但如果我们看到中国计算机普及率低,购买力不高,信息化的愿望高等条件,就可以判断:如果能够消除政府与企业生产性使用的盗版、如果我们能够提供足够好的产品,Linux 操作系统的桌面应用在商业上完全有可能取得成功。基于这样的判断,许多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开发商就可以制定出他们的发展策略。

    最近,“整治侵权预装使用计算机软件的专项行动”使得在销售利润压力之下无法预装微软视窗操作系统的品牌机不约而同一律都装上了 Linux 操作系统。然而,金山公司却错过了这个机会,我们刚刚读到的消息是:“金山公司的 WPSOffice 研发部门正在加紧开发 WPSOffice 的 Linux 版本。”虽然说盗版大大地影响了金山公司的收入,但是,对 Linux 市场远景机会的忽略,是一个重大的过失。业界及媒体并不是没有向金山提出过建议,但显然没有被接受。

    在《中国 IT:能否走出 WINTEL 》(高飞,《人民日报海外版》4月20日)中,有这样的一段话:

    “中国应用软件厂商可以瞧不起目前基于 Linux 的这点需求,但是却不能忽视未来的市场。如果 Linux 在应用领域红火起来,吃香的会是金山等中国软件商么,显然不会,而是韩国的 HancomLinux 等一些较早进入这个领域的公司。当年金山等公司没有看到 Windows 的机会,然后丢掉了市场。从本质上来说,从这件事我们所学到的东西并不是以后应该跟从 Windows,而是有远见和魄力发现未来的市场。没有这种眼光,就算你曾经押宝押对了,也会在以后无数的机会面前错失良机,目前的 Linux 就是一个。”

    总的来说,成功的、或者未来将要成功的市场、产品与服务,总是为社会带来实际的价值,只有这样,才会不断有客户愿意购买这种产品(价值)。消费者持续接受一种产品,并不是由于厂商的广告做得好(不幸的是,有时候却是这样),而是因为这种产品为他带来的价值。

    下面的消息,是企业开发市场的一个好榜样:

    《联想首批信息化校园共建校落户新疆》(人民网北京11月22日讯)

    “近日,新疆乌鲁木齐八中、克拉玛依六中与联想 IT 1for1 事业部正式签署协议:与联想集团共同进行校园信息化建设。这也意味着这两所学校有关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应用需求将由联想全部承担。联想为此需要实施的内容包括:校园网应用方案设计、方案实施、培训和应用产品提供等一揽子服务。这也证明,联想在面对教育市场由单纯提供产品向"整体方案服务商"的转型过程中的表现,已经开始得到用户的认可。

    “......联想在与学校深入沟通后,为该校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应用和培训方案,获得了学校的认可。王校长谈到选择联想合作的理由有两点,一是联想能够了解我们学校的核心需求,同时,联想新的服务方式赢得了我们的信任!

    “据悉,联想将在一期选择全国范围的20家学校开展信息化校园共建工程,并希望未来这些共建校能够为其它学校进行校园网建设时提供近距离参照。”

    但也就是同一个联想,在市场开发上也走过弯路。大家记忆犹新的就是:

    《液晶神话是怎样破灭的》(吴凌)
 
    “液晶显示器今年被炒得沸沸扬扬。......6月份,联想强力掀起了一场"液晶风暴";......于是,有关液晶的三个神话产生了:

    1.液晶电脑将在短期内全面取代采用纯平显示器的电脑;
    2.液晶电脑将完全平民化;
    3.液晶电脑将形成一个由个别厂家垄断的市场。

    “液晶斗不过纯平显示器......今年上半年,液晶产品在整体显示器市场的份额由去年2%左右增长到10%左右。但相比纯平显示器目前60%以上的市场份额,还是小巫见大巫。......液晶与纯平显示器相比之下的不足之处,使其无法占据显示器销售龙头位置。它存在亮点和亮度问题,其分辨率低、偏光度高(以一定的角度侧看屏幕时,无法看清显示内容)、反应速度相对较慢、大尺寸屏幕设计成本极高,......行家估计,未来两年内,液晶显示器将无法取代纯平显示器。”

    这显然是一次不顾消费者利益,违背产品技术性能分析,企图通过炒作来制造市场需求的一次失败的尝试。(中国IT产业向何处去?第一篇结束)


(版权为作者雁鸣所有,链接、转载或复制请与作者联系 E-Mail: [email protected])

原文参见:Chinabyte-硅谷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