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Linux教程 - Linux业界 - 政府采购的双刃剑 中国Linux摸索中前进

政府采购的双刃剑 中国Linux摸索中前进

 国匙网-政府采购中心

中国是世界未及开发的最大市场,国际Linux大棋局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到与国际IT日益紧密的中国IT,恰恰中国政府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也积极参与国际Linux博弈。

    由于IBM全球Linux策略的调整,拓林思被排除在IBM支持之列,所以拓林思中国公司发生大量技术与市场骨干整体跳槽到Novell的事情,可见IBM的全球策略已深深影响到了中国Linux的局面。但在亚太地区,拓林思一直是事实上的王者,红帽和Novell的Linux势力都不足以在亚太压倒拓林思多年的积累。但随着前两强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和摸索,市场版图开始改变。Novell上半年几乎占领中国1/3市场的表现,说明中外Linux之战已经打响。

    此外,全球业界均认为中国可能是世界上最热衷于Linux的国家,其原因在于中国一方面可以借以实现对操作系统技术的研究和掌握,不至于在技术认知上落后于人,另一方面可以在与国际IT巨头博弈以实现利益最大化。

    另外,中国发展信息产业尤其是软件产业的决心很大,希望通过信息化推动工业化的发展。但软件产业链中的高端系统位置软件、数据库、中间件等等已经被微软、IBM和甲骨文等美国巨头占领,而软件外包也被印度抢了过去,只有以财务制度等原因发展起来的用友、金蝶勉强撑起软件行业门面。

    Linux由于其开放源代码的特性,使中国有机会研究和进入操作系统这个技术门槛很高的产业。重要的是,中国希望通过借助软件的核心技术操作系统,带动整个软件产业的发展,在国际信息产业尤其是软件产业链中占据和中国大国相符合的地位。此外,考虑到系统软件设计信息安全的底层,尤其是牵涉国家信息安全和其他因素的考虑,中国确立了以Linux为核心的软件产业战略。

    发展Linux就不得不直接面对微软。微软的问题,是中美之间知识产权中争执的重心之一。中美一直就知识产权有所争执,美国认为中国打击盗版不力、故意对美国软件设置市场障碍,而中国认为美国实施贸易歧视、利用IT优势压制中国发展,所以美国限制对中国出口尖端技术、中国立法对美国设置软件准入门槛。美国要求中国购买Windows授权,中国告诉美国有自产的Linux。由此可见,Linux有时候成了中美贸易博弈中的一个棋子。

    在中美贸易中,纺织品、高清彩电等传统制造行业占据很大比重,因而双方的商务谈判的结果往往是牺牲“盘子”相对较小的软件利益。在最近结束的中美贸易谈判中,中方承诺向美国软件开放政府市场,承诺推迟支持本土软件产业的《软件政府采购办法》的出台就是明显一例。

    《政府软件采购办法》一拖再拖,它可能不了了之的背后就是中美贸易利益平衡的产物。在贸易战中尝到打Linux牌的甜头,再加上考虑到微软垄断桌面操作系统的潜在危机,中国不会轻易放弃开源这张牌,但是直接表示支持则容易招致非议,其次是原有政府直接扶持Linux厂商的模式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反而助长了中国Linux企业的好逸恶劳、不思进取的坏习惯。

    因此,中国选择了通过支持行业应用信息化企业,进而间接带动Linux发展,也就是让行业应用信息化企业去市场中选择合适的Linux,这也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带动信息化的一部分。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避免了直接支持造成的Linux没有市场压力的温室,另一方面政府也有意通过此举促使中国Linux走向市场、提高活力。

    政府支持只创造了政策环境,Linux的发展还需要产业环境。尽管有IBM等的大力支持,红帽和Novell也已经发展成了巨头,但它们不是中国企业。而目前中国本土Linux企业旗鼓相当,没有一家规模能够覆盖整个中国甚至亚洲地区,所以IBM也无能为力,不能从战略上进行根本性支持。加上中国地方利益角逐Linux市场,一些资本力量进行投机,所以造成中国Linux市场虽然不大,但很难进行合作、整合。最后形成了半死不活的尴尬、割据一方的市场现状。

    中国政府的Linux目标是在国际Linux领域掌握尽可能大的话语权,同时尽可能不受OSDL、红帽和Novell的约束,形成Linux世界中独立于红帽、Novell之外的第3极。中国是否能够达到这个目标,仍然存在太多的变数。但历史总是在发展中改变,中国Linux或许在摸索中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