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Linux教程 - Linux业界 - 开源能否让软件业“开源”

开源能否让软件业“开源”

【eNet硅谷动力专稿】最近,倪光南院士《与商业软件蓄意对立是为了抹煞开源》一文再次激起了中国IT业界对于中国开源软件发展的反思。连日来,对于开源软件对中国软件发展的作用,专家和学者进行了激烈的辩论,莫衷一是。或许正在浏览网页的你会疑问,中国软件行业究竟需不需要“开源”的支持呢?也许看了接下来的一组数据对比之后,你也许能够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

  要了解开源对于中国软件行业的影响,就不得不先了解一下中国软件行业目前的发展状况。而通过中印软件行业的一组对比,或许你能够对此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一、企业规模

  中国:

   截至2004年底,中国共有软件企业10607家。相比2000年的1359家,我国软件企业总数在短短四年内呈现爆炸式增长,年复合增长达到150%左右。然而,我国软件行业中,中小企业居多。50人以下的“作坊式”企业占到全行业的65.9%,而1000人以上的大型企业数量只占全行业0.8%。中国最大的软件外包企业东软集团从事软件外包的人数也不超过2000人,外包合同额仅3300万美元。

  印度:

   印度目前有软件公司近3,000家,软件企业总数远远低于中国。但是,印度软件公司普遍实现了规模化经营。排名前十的软件公司的人员规模均在万人以上。在纳斯达克上市的infosys公司更是拥有超过3万名的员工和超过10亿美元的销售额。

  二、盈利水平

  中国:

   和国内软件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软件行业利润的逐年下滑。2001年,软件行业的利润率下滑了4%;2002年下滑了5.89%。到了2003年利润剧降57%,行业平均利润仅仅维持在2%左右。

  印度:

   印度软件行业的整体利润明显高于中国同行。infosys公司2003年的利润率达到了22.93%。在今年年初,infosys宣布由于受益于外保业务,其下一财年的净利润预计将比飙升52%。

  三、外包发展程度

  中国:

   海关统计显示,我国60%以上软件外包业务都来自日本市场。而日本市场对于软件外包业务的技术要求明显低于欧美市场。“低价”是中国软件公司抢占日本市场的最大优势。

  印度:

   3/4的业务来自外包高度发达的美国和欧洲市场。“技术”和“成本”是印度软件公司在欧美市场无往不利的秘诀。

  一系列的对比都说明了中国软件行业在人才、资金上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拿来主义”才是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捷径。而开源社区汇集的全球智慧给了中国软件行业一个推行“拿来主义”,“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机会。无论软件协会的报告如何质疑开源的商业价值,我们看到的只是IBM、SAP、Oracle等IT巨头对于开源的“趋之若骛”;无论软件协会的报告如何质疑政府支持开源的价值,我们看到的只是我国政府正在大力推动制订Linux的亚洲标准……

  摩托罗拉智能手机采用的操作系统脱胎于开源软件Linux;IBM整合战略得以成功的“软”基础是开源社区源源不断的创意。那么为什么中国软件业不能借开源为自己“开源”(开创财源)呢?